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丨公司开展防范非法集资主题宣传月活动
发布时间: 2023-06-20

什么是非法集资?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非法集资手段?我们应该怎样避免掉入陷阱……6月20日,一堂生动的普法教育课在公司开授,各部门员工集中观看宣传视频,共同学习典型案例,深入了解非法集资行为的主要特征、表现形式、常见手段及防范措施,切实远离非法集资。

今年6月是第11个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公司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通知要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活动。活动期间,通过张贴主题海报、开展主题学习等方式,普及防非知识,加强风险提示,引导全体员工提升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和能力。

张贴宣传海报

图片1


组织主题学习

图片2


作为公司防非主题宣传月的重头活动之一,此次专题学习可谓干货满满,为全体员工提供了一份详细的防范非法集资“避坑指南”。

关于防范非法集资,都有哪些知识点呢?让我们一起熟记“课堂笔记”吧!


敲黑板  划重点

01 什么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02 非法集资常见手法:

一是承诺高额回报。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手法,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

二是编造虚假项目。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三是以虚假宣传造势。聘请明星代言,在一些媒体上刊登专访文章,将部分非法集资款投入公益事业或进行捐赠,雇人窜入社区散发传单。

四是利用亲情诱骗。采取类传销手法,不惜借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

03 规避非法集资的风险防范提示

“四看”:一看融资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二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去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四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三思”: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等一夜”:等一夜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朋友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


来源

http://jrb.nc.gov.cn/ncjrb/zcfg/202204/6b696b0e703c4beb8c44df502ad67c8a.shtml,南昌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解读

http://jr.sz.gov.cn/sjrb/ztzl/djffjz/ddffjz/content/post_6925774.html,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图片3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民间财富的快速增长,金融陷阱越来越多,各种骗术层出不穷,“元宇宙、NTF、虚拟货币、数字藏品、跨境证券交易”各种名目不胜枚举。

华润保险经纪在此提醒大家:拒绝高利诱惑,谨慎投资,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自觉远离并抵制非法集资,警惕“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等非法集资陷阱,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公司将始终坚守合规底线,合规经营,将防范非法集资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渗透到日常的工作中,由内到外坚决杜绝非法集资,做到人人有责,人人知晓,时刻保持警钟长鸣,维护金融安全,共建清朗金融环境。

分享
返回顶部